零一萬物執行長、創新工場董事長 李開復真正的AI商機 不在模型而在代理人等應用
人工智慧(AI)正飛速成長,底層大模型實現了強化學習主導的推理智能增長新範式,代理人(Agent)也從早期只能回答問題和聊天,到近期已具備多模態能力,可以處理多種類型數據,更具備智慧決策的功能,在2025年開啟了「推理代理人元年」。未來,在人類輔助下,它不只能發明新的數學公式、藥品等前所未見的事物,更能策劃組織目標,使營運策略最佳化。
2025年,AI 開源模型開始超越閉源模型,許多頂尖開源模型已能媲美最佳閉源模型,使得大模型的價格進一步普惠,爲代理人等AI-First應用的爆發奠定了強大的基礎。相比之下,美國頂級AI公司多數仍選擇閉源路線;至於中國大陸,正基於DeepSeek、阿里通義千問(Qwen)等開源基礎模型進行創新,將模型性能推向新高。個人預測,最終將是開源勝出,進入「技術民主化」世代。
這顯示,開源世界正透過共享與協作相互推進,相較之下,閉源模型的開發過程不為外界所知。我認為,閉源世界的數千位天才很難勝過全球數千萬智慧社群的協作與迭代;此外,開源領域的先鋒,已從美國轉向中國大陸,未來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目前全球底層大型模型開發已收斂到八巨頭,包括:美國四家閉源、一家開源;中國大陸一家閉源、兩家開源。這些巨大的底層模型,未來將趨於商品化,純粹的底層模型很難獲得巨大的商業價值,除非市場最終只剩一家,但我認為不太可能。因此,真正的機會將在這八家底層模型之上的「應用層」。
2025年將是代理人和應用爆發的一年,以美國開發AI核心程式碼編輯器的 Cursor為例,它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已達5億美元,許多其他代理人和應用公司也達到5,000萬美元至1億美元。
在AI迅速向工業、製造等實體産業縱深穿透的當下,鴻海做為全球製造業領域的領導者,其內部沉澱的大量數據與產業經驗,正是未來打造智慧化應用的關鍵要素。若要把這波浪潮駕馭得更好,我建議,鴻海研究院應該基於「數據愈多、計算能力愈強、結果就愈好」的原則,積極擁抱AI代理人等最新的生成式AI發展趨勢,深入挖掘產業需求,運用數據創造獨特成果,提前思考「明天需要什麼」,如此就能脫穎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