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觀點
跨越學術、產業與國界,鴻海研究院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探索自動駕駛、低軌衛星、量子計算、AI 防禦等尖端科技,不僅促成創新落地,也孕育跨域人才,建立兼具韌性與前瞻性的科技生態,映照臺灣未來智慧產業的無限可能。
-
香港城市大學鴻海研究院
打造「產學研用」無縫接軌新典範
香港城市大學與鴻海研究院的合作始於2021年,雙方不僅推動學術研究落地,也提供研究真實驗證場域,更加速人才培養與資源對接。閱讀文章 -
陽明交大鴻海研究院鴻揚半導體
創新碳化矽高溫電路 實現攝氏三百度穩定運作
碳化矽(SiC)、氮化鎵(GaN)等化合物半導體,因具高效率、高耐壓、 耐高溫特性,是電動車、5G通訊、快充等高功率與節能應用的關鍵核心。為了結合學術界在氮化鎵化合物半導體的深厚研究實力、產業界在應用與製造上的資源,鴻海研究院與陽明交大電子研究所副教授吳添立團隊從2022年年中開啟合作。閱讀文章 -
陽明交大鴻海研究院
啟動高韌性低軌衛星通訊網
陽明交大產學創新研究學院自2021年起,與鴻海研究院新世代通訊所展開合作。針對此項合作,陽明交大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暨系主任方凱田指出,當時校方在政府支持下成立產學創新研究院,希望培養半導體產業人才並推動產學共創,於是積極尋找業界合作夥伴,最終與鴻海研究院新世代通訊所一拍即合。閱讀文章 -
三大洲名校鴻海研究院
開拓新世代量子作戰地圖
「臺灣在半導體、通訊領域雖有優勢,但在量子計算方面起步較晚,必須向外尋求合作夥伴,才能彌補臺灣在這方面的不足,」鴻海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謝明修說明他向外發展夥伴生態圈的初心。閱讀文章 -
陽明交大鴻海研究院
建構AI 時代最強資安防線
因應電動自駕車的AI攻擊與防禦需求,陽明交大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游家牧和鴻海研究院合作,主要關注如何透過惡意貼紙、髒汙,讓電動自駕車上的鏡頭誤判路況。隨著合作日漸深入,雙方考量到鴻海科技集團在製造業的領導地位,研究重心逐漸轉向智慧製造的 AI 安全議題,也就是確保高度自動化的製造產線、關燈工廠具有抵禦資安攻擊的韌性。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