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與展望
-
鴻海研究院院長 劉揚偉以開放精神為世界與產業探尋根本解方
當我談及鴻海的未來,總會強調我們正從「製造的鴻海」邁向「科技的鴻海」。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正在執行的藍圖,而鴻海研究院正是驅動這場轉型的核心引擎。它的使命非常明確:為集團儲備未來三年到七年的核心技術,確保鴻海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
鴻海研究院執行長 李維斌3+3策略,為未來提前布局
鴻海研究院的定位,和一般企業的研發部門明顯不同。我們專心做研究,核心任務是進行科學探索與前沿技術研究,而不是面對產品開發。我們的研究是對焦集團的發展目標,把視野著重在未來三到七年。 -
零一萬物執行長、創新工場董事長 李開復真正的AI商機不在模型而在代理人等應用
人工智慧(AI)正飛速成長,底層大模型實現了強化學習主導的推理智能增長新範式,代理人(Agent)也從早期只能回答問題和聊天,到近期已具備多模態能力,可以處理多種類型數據,更具備智慧決策的功能,在2025年開啟了「推理代理人元年」。未來,在人類輔助下,它不只能發明新的數學公式、藥品等前所未見的事物,更能策劃組織目標,使營運策略最佳化。 -
洛杉磯加州大學電機工程系勝華講座教授 張懋中異質整合,開發全光電系統晶片的不二法門
在光電和半導體領域,2025年最值得關注的新趨勢,是想要發展真正光電一體的系統晶片(full spectrum System-on-Chip from RF-to- Optics)。但此一偉大目標的完成,必須將異質整合深入到器件的結點層次,方有可能。 -
台大物理系特聘教授 張慶瑞量超融合 引領未來算力發展
量子運算和古典運算各有所長,在未來算力發展中,融合量子電腦與超級電腦特性的「量超融合」,可實現兩種算力互補,提升複雜問題的解答效率,是必須關注的趨勢。 -
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特聘教授 吳宗成集結眾人之智 提升 AI 資安價值
隨著AI、雲端運算及物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並已蔚為趨勢主流,企業營運與跨域應用的AI資安風險也顯著提升,其中涉及的營業祕密與資料保護等議題,更顯得重要。 -
台大副校長 廖婉君AI與RAN融合啟動6G革命
傳統行動通訊網路分為「接取網路」(RAN)和「核心網路」,前者負責手機、裝置、基地台間的直接連接,處理網路資源分配,實現有效利用;後者則負責身分認證、計費、加值服務等,和直接連線較不相關的事務。未來6G的核心理念則是AI Native,也就是在傳輸過程中,從底層到上層都透過AI加值,運作方式主要可分為三類:AI for RAN、AI on RAN,以及 AI and RAN。